“一只手是节能家电补贴,一只手是能效标准的强制规范。”从10月1日开始,空气能热水器等5类家电开始执行新的能效标准,这是在6月份节能补贴政策之后,国家再一次出手引导家电行业朝向节能环保方向发展。
空气能热水器“幸运”地被列入两次政策名单之中,不过这个刚刚迈过起步期的行业在享受补贴时尚且“步履蹒跚”,它又能否招架住强制性标准来袭后的技术拔高呢?
政策风向标“调头”
在今年6月初结束的上一季“节能惠民补贴政策”中,空气能热水器产品首次被纳入其中,而且凭借每台600元的补贴值成为“节能补贴”中的最高品类。
今年10月1日,《热泵热水机(器)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》正式执行。空气能热水器(热泵热水器)等5类家电开始执行新的能效标准。
从补贴优惠到强制规范,政策可谓从“扶强”变成了“除弱”,显然是下定决心在整个市场进行一次洗心革面的淘汰赛。面对新能效标准的冲击,行业的规模企业势必迎来新的发展机遇,而没有自主开发能力的小型企业将迫于竞争压力关停并转。
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研究员成建宏则认为,能效标准出台后,节能标识会引导消费者去购买节能效果更加优秀的产品,国家各个采购部门也会加大对热泵产品的采购力度。对能效不达标的企业来讲只有两条路可走,要么改进技术,要么淘汰出局。
其实,空气能热水器行业的发展仅有十余年的光景,用中国热泵产业联盟副秘书长陈能的话说,行业才刚刚度过起步期。在行业发展初期,需要节能补贴等刺激性政策的扶植和推动,但长远发展却离不开硬性标准的规范。“这个行业虽然不大,但是也有几百家企业,鱼龙混杂,质量参差不齐,国家标准的出台对行业的健康发展大有裨益。”
虽然新能效标准已经开始实施,但政策上是允许企业对旧能效标识的相应库存产品有1年消化过渡和贴标时间的。